当夜,月色如水,银白的月光洒在边关的大地上,仿佛为这片即将迎来战火洗礼的土地铺上了一层宁静祥和的纱衣。然而,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,程逸风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场关键的行动。他深知,此次诱敌深入的计划,关乎着整个战局的走向,不容有丝毫差错。
在精心挑选下,程逸风集结了一千名精锐骑兵。这些骑兵个个身强体壮,武艺高强,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,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。他们身着轻便而坚固的铠甲,手持锋利的长刀和强弓,战马也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和训练,每一匹都矫健有力,仿佛能感受到主人的斗志,不时发出嘶鸣声,刨动着前蹄。
程逸风站在队伍前,神色冷峻,月光洒在他的脸上,勾勒出坚毅的轮廓。他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名骑兵的装备,确保没有任何疏漏。他低声对身边的副将说道:“此次任务艰巨,我们必须全力以赴。记住,一切行动听指挥,不可擅自行动。”副将用力地点点头,眼中满是敬佩和服从。
一切准备就绪后,程逸风带领着这一千名精锐骑兵,趁着夜色悄悄出了关城。他们如同夜空中的幽灵,悄然无声地穿梭在黑暗中,向着突厥营地的方向进发。马蹄声被包裹在厚厚的棉布中,几乎听不到声响,只有偶尔传来的马的喷鼻声和轻微的铠甲碰撞声。
他们在距离突厥营地不远处设下埋伏。这里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地带,地形复杂,便于隐藏。程逸风让骑兵们分散开来,隐藏在草丛和山丘之后,等待着黎明的到来。
天刚破晓,晨曦的微光刚刚照亮大地,程逸风便带领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突厥营地。他们高声呼喊着,挥舞着长刀,气势汹汹地朝着突厥营地杀去。突厥军队此时还沉浸在睡梦中,被这突如其来的喊杀声惊醒,顿时一片慌乱。他们没想到唐军会主动出击,仓促应战,从营帐中涌出,挥舞着长刀,呐喊着冲向唐军。
程逸风看着冲出来的突厥军队,心中冷静而沉稳。他知道,此刻正是计划的关键阶段,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细节。他佯装不敌,带领骑兵向山谷方向败退。他故意让队伍显得有些慌乱,丢弃了一些武器和装备,制造出狼狈逃窜的假象。士兵们也配合默契,有的故意放慢马速,有的大声呼喊着,仿佛真的在惊慌失措地逃跑。
突厥军队见唐军败退,以为有机可乘,在首领的带领下,倾巢而出,追击程逸风等人。他们高呼着口号,策马狂奔,眼中充满了贪婪和得意。突厥骑兵的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,大地都为之震颤。他们以为唐军已经不堪一击,即将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,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。
程逸风一边撤退,一边巧妙地控制着速度。他既要让突厥军队觉得他们能够追上,又不能让自己的士兵陷入危险。他不时回头观察突厥军队的追击情况,调整着撤退的节奏。他发现突厥军队追击得十分急切,已经逐渐远离了他们的营地,心中暗自欣喜,知道计划正在顺利进行。
然而,突厥人毕竟狡猾多端,在追击的过程中,他们也开始有所怀疑。一名突厥将领突然勒住马,对首领说道:“可汗,这唐军撤退得太过奇怪,会不会有诈?”首领皱了皱眉头,看着前方逃窜的唐军,犹豫了一下说道:“哼,就算有诈,他们也不是我们的对手。继续追,不能让他们跑了。”于是,突厥军队继续追击,但速度明显慢了下来,他们开始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。
程逸风察觉到了突厥军队的变化,心中不禁一紧。他知道,如果不能尽快让突厥军队放松警惕,计划很可能会失败。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,他让一名士兵拿出一面唐军的大旗,故意在突厥军队面前挥舞着,然后将大旗丢弃在地上。突厥军队看到这一幕,以为唐军已经慌乱到连军旗都不要了,顿时又放松了警惕,加快了追击的速度。
就这样,程逸风带领着突厥军队一步步地朝着山谷的方向逼近。当他们进入山谷时,两边的山势逐渐陡峭起来,道路也变得狭窄。程逸风心中暗自计算着距离,当他确定突厥军队已经全部进入山谷后,他突然发出一声响亮的口哨。
瞬间,山谷两侧的山坡上涌出无数唐军士兵。他们手持强弓硬弩,对着突厥军队就是一阵猛烈的射击。突厥军队顿时陷入了混乱,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,纷纷从马上坠落。与此同时,程逸风带领着骑兵迅速转身,与山谷中的突厥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。
突厥军队想要突围,但山谷的出口已经被唐军封锁。他们被困在山谷中,无处可逃。在唐军的前后夹击下,突厥军队死伤惨重,士气低落。首领见势不妙,想要带领残余部队从山谷后方的沼泽地逃跑。
然而,他们不知道,程逸风早已派人在沼泽地设置了陷阱。突厥军队的马匹踏入沼泽地后,纷纷陷入泥潭,越挣扎陷得越深。士兵们也被陷阱中的木桩和绳索绊倒,陷入了绝境。
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,突厥军队几乎全军覆没。程逸风站在战场上,看着遍地的突厥士兵尸体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知道,这场胜利来之不易,是无数士兵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。他下令打扫战场,救治伤员,然后派人向程咬金报告胜利的消息。
这场诱敌深入的战斗,不仅展现了程逸风的军事才能,也极大地鼓舞了唐军的士气。唐军在边关的局势得到了极大的扭转,为后续的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。